在平菇生长过程中,杂菌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,想要利用食用菌烘干机烘干出来好品相的平菇,就要在平菇生长过程中做好准备。
       平菇生产的各个环节,都有可能遭受杂菌污染,必须及时防治。常见的杂菌主要有以下几种:
       (1)细菌:污染多数发生在母种斜面上,对原种、栽培种危害都比较轻。细菌污染的特点是:繁殖快,一般接种后10---24小时就能表现出来。
       防治方法:
       一是试管冷凝水干后再开始接种;
       二是接种针一定要用火焰灭菌;
       三是培养温度不能高于25℃;
       四是斜面培养好后放置24小时,观察确无细菌污染再接菌种。
       (2)青霉和木霉:青霉菌危害常见于原种和栽培种,侵入后很快萌发成菌丝,覆盖在培养基表面,木霉菌生长在子实体形成期。出现这两种杂菌时,应及时挖除。
"美丽的平菇"
       青雄菌:初期和平菇一样,长出白色菌丝,但不久就产生青色的孢子,这种菌的繁殖温度是30℃左右。因此,在夏季高温时节,要特别注意青霉菌的防治。
       木霉菌:初期为白色致密的平坦菌丝,而后在基质边绿出现绿色,在温度3℃左右繁殖很快。
       (3)毛霉和根霉:这两种杂菌发生污染时间较早,一般播菌后4---5天就开始发现灰白色的菌丝并很快形成大量黑色孢子,危害平菇,应及时挖除。
       大毛霉菌:这种霉菌的繁殖力很强,只要3---5天,就能长满全畦,大毛霉菌菌丝发生初期为白色,以后产生黑色的孢子,繁殖温度为30℃左右。
       (4)黄曲霉菌: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发生,产生大最黄色孢子,对人体有害,应及时防治。
       (5)链孢霉菌:在夏季高温季节容易发生,产生大量桔红色粉状孢子,危害极大。可用0.05%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瓶子后使用。
       防治方法:青霉菌、木霉菌和大毛霉菌是平菇栽培中发生最普遍的杂菌,但它们的繁殖温度都比平菇高。因此,要特别注意温度的调节。一旦发现杂菌污染,应及时将杂菌部位的培养基清除掉。杂菌周围的培养料,可用酒精棉球消毒,也可用0.1%---0.2%的多菌灵消毒。若杂菌面积超过所种面积的20%,就应将培养料全部消除干净,深埋或烧掉。采用药剂防治杂菌,对平菇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,所以最根本的是让平菇菌丝尽快地在培养料中繁殖起来,以增强抵抗杂菌的能力。此外,还应注意以下几点:
"很美丽的平菇"
       (1)选用优良健壮的菌种,以提高抵抗杂菌侵入的能力。
       (2)控制好阶段培养条件,如拌料水分、松紧度。
       (3)培养室温度不易过高,应保持在20---27℃之间。
       (4)保持周围环境卫生,培养室要注意通风换气。
       (5)发生链孢霉菌污染时,用具要彻底灭菌,以防蔓延,并适当加大菌种播种量。
       在平菇生长的阶段,一定要细心小心,只有保证了平菇的质量,才能利用食用菌烘干机烘干出高品相的平菇。